
机制体制改革以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以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金融要素保障方面下硬功夫、做活文章,全力推进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部署,为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蝶变升级增添动力,培育制造名城注入金融活力。
拓宽融资渠道,深化服务助企纾困。一是创新优化银企对接,建立服务常态化、形式多样化、扶持重点化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动员各行业主管部门面向企业征集融资需求,采取流动性经营贷款需求现场集中对接,重点项目融资需求“一对一”辅导对接的方式,分类施策予以解决。今年以来,天元区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共计7场,参与企业117家,达成融资意向金额约3.57亿元,并梳理株洲国家级高新区(河西示范园)产业更新升级等4个重大项目,对接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以及中国银行,获取融资额60余亿元;二是强化地方金融组织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作用,改善企业融资状况。辖区四家小额贷款公司今年来已为辖区涉农及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金额5.69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高科火炬增信服务平均费率降至0.5%;三是全面拓展线上金融服务。紧抓数字化改革契机,以新建的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企业服务线上平台为主要阵地,将金融服务事项挂上线,致力于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要素支撑。
活化金融产品,化解实体信贷难题。一是聚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贵问题。有效发挥市区两级风补基金体系功能作用,深化政银担合作,撬动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投放。通过市风补@贷累计为244家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8.03余亿元,业务总量居县市区首位;区风补“科技银行”放贷1.67亿元;二是聚焦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等融资困境。在全市率先实施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修订出台新《株洲高新区(天元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进一步畅通“知识转财富”信贷便利渠道。目前高新区(天元区)通过知识贷已为区内34家科企、高企解决资金需求1.38亿元,业务规模居全市首位;三是聚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贷需求,探索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共促。高新区(天元区)深化银村合作,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的“神经末梢”,与建行株分签订“乡村振兴共享贷”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用于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全区54家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贷款预授信2.1亿元。
加快助推上市,增强企业发展动能。持续推动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一是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制定出台《株洲高新区(天元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提质增效一批、优选培育一批、优先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做好后备梯队规划,实行滚动培育。吸纳更多优质企业加入省、市IP0培育方阵,当前共54家企业入池市拟上市后备企业库,31家企业完成省拟上市后备企业库的申报工作,后备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二是开展“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大走访”行动,形成与推荐商、券商、律所、会所等中介机构的通力协助、链条式联动,实地走访调研30多家重点拟上市企业,结合企业上市发展周期性安排提供全方位、专业性服务和指导,畅通办事绿色通道。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有A股上市公司10家,其中天元区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59家(2022年新增8家),企业挂牌与上市数量均位居全市首位。同时今年有4家企业(肯特硬质合金、澳维环保科技、菲斯洛克以及嘉成科技)已启动IPO上市进程,前三家已通过湖南省证监局辅导报备,现处于辅导期。
下一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将继续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为打造“三个高地”贡献金融力量。
责编:陈文美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